|
北陵 |
旅游 >> 辽宁 >> 沈阳>> 北陵
|
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。北陵是“关外三陵”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,占地 45 万平方米。
北陵始建于 1643 年(清崇祯八年),至 1651 年 ( 顺治八年 ) 初步完工。康熙、乾隆及嘉庆各朝又对之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,到 1801 年 ( 清嘉庆六年 ) 全部竣工。北陵主体建筑都在中轴线上,两侧呈对称布局,建筑形制上与福陵基本相同。它的平面布局分为三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 从下马碑到正红门。其间主要建筑有华表、石狮子、石桥、石牌楼、更衣亭、宰牲亭。石牌楼位于正红门外,用辽阳青石雕造而成,四柱三楼单据歇山式。据下有仿木架结构斗拱,正脊及横枋浮雕花卉、行龙,上下横枋之间镶嵌透雕栏板,柱角有圆雕座狮六对。雕工精整,形象生动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牌坊是明清陵寝中一件典型建筑物,它是祭礼仪式的起点,祭陵人进入牌坊就进入了祭祀状态了。牌坊雕刻精美也起到装饰陵寝、增加气势的作用。
第二部分 从正红门到方城。其间的主要建筑有华表两对、石兽六对、碑亭和祭祀用房。正红门三楹单据歇山式,三门均为拱洞门,中间的门叫“神门”,是太宗和孝端文皇后“神灵”出入的门户。两侧东为“君门”,是皇帝前来祭陵时走的门,西为“臣门”,是祭陵大臣出入的门。神道两侧的六对石兽,也称“石象生”。它们是石狮子、獬豸、麒麟、石马、石骆驼、石象,石兽下有须弥座。它们都两两相对。其中一对白马传说是仿皇大极生前最喜爱的两匹坐骑“大白”、 “小白”雕造的。碑亭内有康熙亲自撰文的“昭陵神功圣德碑”。
第三部分 是方城、月牙城和宝城。这是陵寝的主体。方城的形制和各建筑物装饰和东陵相同,四角建角楼,以隆恩殿为中心,东西有配殿,前面是三层的隆思门,后面是石柱门、石五供、洞门和二层的明楼。明楼内立“太宗文皇帝之陵”石碑,用汉满两种文字刻成。隆恩殿内有暖阁一座,内设宝床、帐幔等,小暖阁内设神牌。月牙城在大明楼之后,因为它的形状如同一弯新月,故名“月牙城”。 “天有阴晴,月有盈亏。中国习惯上把满月比喻团圆、美满之意,而把月牙比喻为亏缺、离散之意。人死谓之亏,墓前修月牙城墙,以表悲伤。宝城是一座半圆形的城,用青砖垒砌,中间的丘冢叫宝顶,宝顶下面是地宫,是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下宫殿。 |
|
 |
|
其他旅游景点 |
沈阳故宫 北陵 怪坡和响山 大政殿 凤凰楼 文溯阁 东陵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