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須彌福壽之廟 |
旅遊 >> 河北 >> 山海關>> 須彌福壽之廟
|
須彌福壽之廟為承德外八廟之一,俗稱行宮,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 年),為班禪六世朝謁乾隆皇帝時的駐錫之所。因此仿照他駐地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建造。藏語“扎什”為福壽,“倫布”為須彌山,漢名遂稱須彌福壽之廟。寺廟的布局吸取了漢、藏兩族的建築藝術,紅台、金頂和輪廓,保持有原廟風格,氣勢雄偉,十分壯觀。
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北面獅子溝南坡,普陀宗乘之廟以東,乾隆四十五年西藏六世班禪為慶賀乾隆帝70大壽,長途跋涉2萬餘裡前往承德。乾隆帝十分重視,為隆重迎接六世班禪的到來,仿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特建須彌福壽之廟供六世班禪講經和居住,所以,此廟又稱“班禪行宮”。
“須彌山”,藏語名“扎會”,是介居住的吉祥之地;“福壽”,藏語名“倫布”。須彌福壽意思是像吉祥的須彌山那樣多福多壽。
須彌福壽之廟佔地36700平方米,前部是石橋、石獅、山門、碑亭、琉璃牌坊等;中部以大紅台為中心後部有班禪六世及其弟子的住處“萬法宗源殿等,最後是萬壽塔。
妙高莊嚴殿巍居風格獨特的大紅台正中,高29米,一通到底,殿頂鎏金銅瓦用15429兩黃金鎏成。脊上8條金龍,每條用銅1噸,四上四下,似騰雲駕霧,為稀世瑰寶。殿內第一層供的是釋迦牟尼像和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,其東為六世班禪誦經的寶座。第二層供的是釋迦牟尼及其兩位弟子迦葉、阿難。第三層則是3尊金剛像,即大威德金剛、密集金剛和勝樂金剛。
八角七層的萬壽塔是全寺最高點。塔身用綠色琉璃磚砌成,塔頂用黃色琉璃瓦鋪覆,七層象征乾隆帝七旬大壽。它背負青山,直指蒼天,宏偉壯麗。
須彌福壽之廟是漢葳滿蒙一家,民族和睦的象征。 |
|
 |
|
其他旅遊景點 |
趙州橋 蒼岩山 嶂石岩 隆興寺 普陀宗乘之廟 普樂寺 須彌福壽之廟 普寧寺 棒鎚山 避暑山莊 麗正門 煙雨樓 澹泊敬誠殿 文津閣 老龍頭 天下第一關 孟姜女廟 |
|